1.債券概念 |
債券是國家、地方政府、上市公司,或私人公司為解決財政上的困難而發行的有價證券。債券的利息承諾是契約性的,不論債券人的財務狀況如何,債券發行商均有義務于利息發布或債券到期當日,交付利息或本金予債券持有人。最常見的債券為定息債券、浮息債券以及零息債券。
債券是投資者憑以定期獲得利息、到期歸還本金及利息的證書。債券持有者是債權人(Creditors),發行者為債務人(Debtors)。與銀行信貸不同的是,債券是一種直接債務關系。銀行信貸通過存款人——銀行,銀行——貸款人形成間接的債務關系。債券不論何種形式,大都可以在市場上進行買賣,并因此形成了債券市場。
。 |
2.債券面值 |
債券面值包括兩個基本內容:一是幣種,二是票面金額。面值的幣種可用本國貨幣,也可用外幣,這取決于發行者的需要和債券的種類。債券的發行者可根據資金市場情況和自己的需要情況選擇適合的幣種。債券的票面金額是債券到期時償還債務的金額。不同債券的票面金額大小相差十分懸殊,但現在考慮到買賣和投資的方便,多趨向于發行小面額債券。面額印在債券上,固定不變,到期必須足額償還。
|
3.債券價格
|
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于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于面值,有時低于面值。也就是說,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價格卻是經常變化的。發行者計息還本,是以債券的面值為依據,而不是以其價格為依據的。
|
4.債券利率
|
債券利率是債券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債券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債券利率一般為年利率,面值與利率相乘可得出年利息。債券利率直接關系到債券的收益。影響債券利率的因素主要有銀行利率水平、發行者的資信狀況、債券的償還期限和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等。
|
5.期限與方式
|
債券還本期限是指從債券發行到歸還本金之間的時間。債券還本期限長短不一,有的只有幾個月,有的長達十幾年?;貢酒諳抻υ謖泵嬪獻⒚?。債券發行者必須在債券到期日償還本金。債券還本期限的長短,主要取決于發行者對資金需求的時限、未來市場利率的變化趨勢和證券交易市場的發達程度等因素。
債券還本方式是指一次還本還是分期還本等,還本方式也應在債券票面上注明。
債券除了具備上述四個基本要素之外,還應包括發行單位的名稱和地址、發行日期和編號、發行單位印記及法人代表的簽章、審批機關批準發行的文號和日期、是否記名、記名債券的掛失辦法和受理機構、是否可轉讓以及發行者認為應說明的其他事項。
|
6.期限性 |
債券是一種有約定期限的有價證券。債券代表了債權債務關系,要有確定的還本付息日。當債券到期時,債務人就要償還本金。
|
7.流動性 |
流動性是指債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轉讓流通。債券具有流動性,持券人需要現金時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隨時賣出或者到銀行以債券作為抵押品取得抵押借款。債券的流動性一般僅次于儲蓄存款。
|
8.收益性 |
收益性是指債券持有人可以定期從債券發行者那里獲得固定的債券利息。債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存款利率。債券的收益率并不完全等同于債券的票面利率,而主要取決于債券的買賣價格。
|
9.安全性
|
債券的安全性,表現在債券持有人到期能無條件地收回本金。各種債券在發行時都要規定一定的歸還條件,只有滿足一定的歸還條件才會有人購買。為了?;ね蹲收叩睦?,債券的發行者都要經過嚴格審查,只有信譽較高的籌資人才被批準發行債券,而且公司發行債券大多需要擔保。當發行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要優先償還債券持有者的債券。因此,債券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比其他的證券投資風險要小得多。
|
10.自主性
|
債券具有自主性,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籌集到的資金是向社會公眾的借款,債券的持有者只對發行企業擁有債權,而不能像股票那樣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另外,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而籌集的資金,可以根據其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自由運用,不像銀行借款那樣有規定用途,其資金的使用情況要接受銀行監督。
|